2014年齒輪行業市場需求分析與技術支持研討會前不久在北京舉行。據該會組委會介紹,該會由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北齒有限公司承辦。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提供技術支持。
會上,天津天海同步集團董事長呂超用“形勢嚴峻”來形容目前我國齒輪行業的發展現狀。他表示,目前我國齒輪行業既不大,也不強,行業和企業必須立即行動起來,做強做大中國齒輪行業。
對于齒輪行業今后的發展,呂超提出四點建議:一是面對現實,充滿信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抓住齒輪行業未來十年的戰略機遇期,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二是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產品由投資相關向消費相關產品轉型;技術由單一機械加工技術向機電液一體化技術集成轉型;市場由國內單一市場向國際化市場延伸。三是提高完善齒輪行業企業核心技術,加快推進行星排、同步器、AMT的研發和產銷,增強國產設備核心競爭力。四是加大與國外交流和市場開拓力度,實現國際化經營。走出去,請進來。先從美國開始,對接國際高端市場,熟悉國際高端客戶市場標準,繼而占領國際市場,實現全球化的發展戰略。
清華大學汽車工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在會上作了“邁入穩定增長期后的中國汽車產業及齒輪行業強化實力的策略”報告。他指出,在新形勢下,盡管本土品牌企業仍然有產業持續增長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但同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所謂的“傳統優勢”已越來越小,微增長時代比拼的只能是企業的真本事、硬實力。與整車廠相比,不受產業政策保護的本土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面臨的挑戰更大。
他建議,齒輪行業的本土零部件企業必須未雨綢繆、穩扎穩打,堅持走正規化、國際化之路,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在保證成本控制能力的同時,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挖掘企業管理運營方面的潛力,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在增長速度趨于穩定的新形式下,把握機遇,搶占新的制高點。
河北匯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楊鐘勝作了題為“礦用汽車內齒圈磨齒與發達國家工藝技術接軌”的技術報告。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礦用汽車制造水平和整車質量仍有很大差距,這就要求主機廠家和零部件廠家聯合建立質量保證體系。他呼吁:“主機企業應支持和鼓勵零部件廠家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產品內在質量,不能單純追求和計較經濟效益;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以性價比作為分析、論證的依據,對配套企業實行優質優價的扶持政策,激發配套廠家的競爭意識!
齒輪行業企業面臨結構調整
作者:admin 來源:中國工業報 時間:2014/5/24 10:22:37 瀏覽 (2981次)